二十四年来,她每天都要吃至少10碗饭

2016/4/15 18:06:37 作者:bEar657 来源:女物网

    有这样一群人:她们每天的工作,就是煮饭、吃饭,然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米饭打分。这个听上去让人艳羡不已的“吃饭部门”,来自拥有60年电饭煲制造经验的日本著名企业——松下。

以“吃饭”为业的米饭夫人

    1978年,电饭煲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奢侈的家电。碍于技术所限,当时的电饭煲只能做到“把饭煮熟”,做出来的饭远远达不到“美味”的标准。为了让产品能够真正符合顾客的需求,松下电饭煲当时的技术部长提出一个想法: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,让他们站在顾客的角度来对松下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进行评鉴,在此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良。

   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松下高层的批准,于是,世界上第一个“吃饭部门”诞生了。这个部门的员工,在松下公司内部被大家亲切地称作“米饭夫人”。

松下电饭煲米饭夫人

    每一天,她们要烧约25锅不同的饭,每人至少品尝20锅,平均每人每天10碗米饭,进行品鉴和测评。

米饭夫人对米饭进行品鉴打分

    这份在外人看来非常轻松的工作,事实上并不简单——给米饭打分的标准非常复杂,要从外观、甜味、美味、黏性、香味、触感、弹力七个方面来进行评估,这要求米饭夫人拥有丰富的调理、烹饪和营养分析专业知识。在对米饭进行品鉴的同时,米饭夫人还要进行相关的记录,以作为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改进的参考依据。

    事实上,米饭夫人在松下电饭煲的研发过程中掌握着“生杀大权”:米饭夫人对于米饭的打分是衡量新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,他们有权让技术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修改产品的尺寸与材质,以确保米饭可以达到最佳状态。这种情况在女性就业率只有60%、企业以男性为主导的日本并不多见。

米饭夫人团队领头人——加古纱织

饭龄24年的米饭夫人

    今年45岁的加古纱织,目前担任松下IHCH调理软件事业部课长,同时也是米饭夫人团队的带头人。1992年从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食物学专业毕业后,她就进入松下参与IH电饭煲研发,在米饭夫人这个岗位上已经坚守了24年。    

    在这24年当中,她曾多次代表松下电饭煲参与地方县与全国性的农业展览会,并接受过东京电视台、朝日放送等媒体的专访,让米饭夫人的名号在日本有了一定的知名度。

    谈及最初进入松下成为米饭夫人的场景,加古纱织仍然记忆犹新:“一开始由前辈介绍进来的时候,只是抱着“不过就是吃饭而已,应该很轻松吧”这样的想法,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份没有最终目标、永无止境的工作。“

吃饭,从学洗米开始

    和其他米饭夫人一样,加古纱织在松下学的第一件事是洗米。这是为了通过标准化的操作,减少实验过程中的变量,确保实验结果尽可能的精准。因此,与其说只是学习洗米,倒不如说是学习松下企业的严谨精神。

    “一开始品尝米饭的时候,由于缺乏判断经验,往往每天都要品尝很多的米饭。后来随着经验的累积,只要尝上3到4口就能知道整锅饭的品质。“由于长时间和米饭相处,加古对米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,甚至养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病——每当在外出差或者旅游时,总会带回大包小包的当地特色米煮给家人品尝。中国、韩国、台湾、香港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、印度、北美、加拿大……不知不觉,她已经吃遍了半个地球的大米。

    而对于自己的工作,加古也露出了相当自豪的表情:“每次开发出一个新产品的时候,都觉得再也不会有更好吃的米饭了。然而之后又会品尝到更加美味的米饭,永远没有终点。在这个过程中,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喜爱米饭的日本人来说是多么重要,觉得非常自豪。“

    从1956年第一台电饭煲诞生开始,松下就没有停止过对美味米饭的探索。以加古为首的米饭夫人,正是松下电饭煲“造物60年,只为一碗好米饭”不懈追求的一个缩影。秉承着“造物先造人”的精神,松下一直注重对员工职业技能与精神的培养,竭尽所能让每一位员工发挥自己的价值,同时也为社会奉献更加好的产品。

本文系厂商稿,女物网只负责提供传播,内容问题概不负责

松下电饭煲
    没有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