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节为我国的传统节日。但其实这不是一个节日的名称。它是对一种传统习俗的称谓,在我国,有着大大小小的鬼节。譬如三月三、七月半等。而在本篇文章,将会着重介绍三大鬼节以及它们的节日由来和文化底蕴。
清明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了对于清明节颇为真实的写照。而且对于我国人民来说,这是传统节日之一。
关于它的由来,有以下两种说法:
1:据说起源于遥远的帝王时期,在此日会进行“墓祭”。后民众效仿,便有了这个节日。
2:另一种说法就我们曾经学到的“介之推的传说”。据传在春秋时,晋文公在危难之时曾受介之推割肉喂食救命,但他成功后却将其忘记,介之推不介意,隐居山林。后经人提醒,晋文公羞愧难当,前去寻找。奈何介之推隐居山林不出,便命人放山火,逼其现身,不料害死了介之推。于是,晋文公下令将此日作为“寒食节”,翌日即为“清明节”。
中元节
相较于另外两个节日,其实这个节日才是比较“正经”的鬼节。它又被称为:“鬼节”、“七月半”。
由来:
据说,中元节的由来和我国长久以来的祭祀活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。我们都知道元宵节,不过这个元宵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,那就是“上元节”。相较于正月十五,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跟它同属于一系列的节日。据说是因为在正月十五的时候,天官赐福。而到了年中,七月十五,地官则要赦罪,于是便放出地府鬼魂,让他们能够享受祭祀或法事。
文化:
而由于这个节日与“鬼”密切相关,所以也产生了不少的传闻。比较有名的就是,据传在“鬼节”出生的人会带有阴阳眼,能够看见鬼魂并与他们交流,是天生的人与鬼之间的桥梁。不过本意大多是好意,旨在能够与逝去的亲人相见,或帮助托生等等。
寒衣节
一年之中三大鬼节的末尾。
由来:
有一种说法是此节日来源于先秦的迎冬礼仪。在那个时候,会有帝王带领臣子举行祭祀,礼仪结束之后,会对那些曾为国效力而捐躯的将士的家属进行慰问和救济。可是故去的人怎么慰问呢?就只好烧些衣物,以保他们在阴间的温暖。
还有一种说法是与孟姜女有关。据传孟姜女的夫君被抓去修长城。气温骤降,孟姜女前去为丈夫送去御寒衣物,不料到了长城,却发现夫君已死,痛苦不堪,于是日夜悲鸣嚎哭,终将长城哭倒。后人便将十月初一此日记为“寒衣节”。
文化:
在这个节日,人们为了能够让故去的亲人在阴间能有温暖,于是选择焚烧五色纸制品(譬如纸马、纸衣、纸轿等等)、冥币等物品来希望故去的人能够过得好些。而且就算这个时日天气不寒冷,人们也会选择披上一些衣服保暖,图个吉利。
总的来说,三大鬼节都是寄托了人们对于已去故人和祖辈的怀念,是人们祭祀之日。
【女物原创,未经允许谢绝转载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