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,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被子名字的来源。事实上,马克杯的说法来源于其英文,即mug,就是大柄的杯子的意思,音译后就成了如今的说法。
马克杯来源于欧洲,却与中国陶瓷渊源颇深。欧洲早期生产的釉陶不能牢固地安装上杯柄,不方便使用,只能在被子外部套上金属套。而后中国陶瓷闯入欧洲,原来的mug杯与陶瓷结合,变成了如今的马克杯。
市面上马克杯各式各样,它们的特色就来自于其釉上的图案。那么,马克杯具体怎么制造呢?下面我们用七个步骤来描述它的具体过程。
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所以,生产一个马克杯,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它的原材料。现在能找到的原料一般是市面上销售的已经调好的配方,其优良程度依次是骨质瓷配方、日用普瓷配方、精陶坯配方。
获得材料之后,要使用球磨机将材料磨至细腻均匀。然后加入水玻璃等添加剂,注意配方与其他添加剂等的比例,使得泥块成型,此即注浆成型法的制作前处理。材料配置好后,挑选自己喜欢的磨具吸收料浆的水分至一定的厚度,处理多余的材料后经过干燥、润色,即可形成素坯。
为增强素坯的强度,还需将其置于1200-2300摄氏度的高温中处理。结束后即可对坯体上釉。上釉可分为浸釉、刷釉、喷釉等方法,结束后需要再次进行高温处理,即“釉烧”。
后面,便是马克杯制作中关键的的一部,即为马克杯上“mark”。这个过程也有各种方法可选,一是贴花纸,二是丝网印刷,或者手绘也行。当然,温度的处理还是不可缺少,而这里需要的是将已经上好图案的马克杯放在500到800度的窑中处理。到这里一个新的马克杯就诞生啦。
【女物原创,未经允许谢绝转载!】